找到相关内容127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道绰禅师略传

    不舍圣归净的必然性。  尔后,相传讲说《观经》二百遍,日课念佛七万遍。教诸有缘,不向西方涕唾便利,不背西方坐卧。并劝化并州之晋阳、太原、汶水三县道俗男女,七岁以上的人都知道念阿弥陀佛。为了劝化人们念佛...西方灵相,庄严难以言喻。因此盛德日增,名声远播,道俗男女,赴者弥山。  讲《观经》时,词既明诣,说甚适缘,比事引喻,听无遗拘。人各捏珠,口同念佛。每散席时,大众念佛之声,响彻林谷。  曾有邪见不信之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3247342.html
  • 发菩提心的深远意义

    心便觉悟,自觉悟心能发菩提,此觉悟心就是菩提心,二者没有根本差别。   上述众生服空药以除有病,而后自心觉悟能发菩提等内容,是佛在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中所作的开示,从对治众生烦恼、邪见的角度来立论,...发菩提心以大悲心为其根本,系由大悲心中流出。这不仅见于《瑜伽师地论》,也广见其它的大乘经论。这种说法与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所说,显然是各从不同层面、不同的角度,来阐述发菩提心这个大问题,并无抵牾之处。...

    宋道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4550672.html
  • 关于观心说

    真性。诸大乘经典处处不离般若,正是处处不离观照,所以观与不观,实是迷悟、苦乐的重要关键。  《大乘心地观经》说:“能观心者,究竟解脱;不能观者,永处缠缚。”《涅磐经》说:”能观心性,名为上定。”佛法中...一切如来本起因地,皆依圆照清净觉相,永断无明,方成佛道。”《大乘心地观经》说:“若能修习深妙观,惑业苦果无由起;唯观实相真如性,能所俱忘离诸见。”《大乘起信论》说:“随顺观察,久习淳熟,其心得注;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02261441.html
  • 善导大师要义(3)

    辩述。  名义释  读《观经》之下下品,一生造恶之凡夫依十声之念佛而庆喜地往生净土,道绰禅师在此体悟到本愿的意义之后,下下品的往生便作为净土教的荣誉而被赞叹。  然而道绰禅师以前的通论家之学者非难之,...净土教大受打击,因此先前道绰禅师已辩明之,而现在大师又于设“会通别时意”之一章,再度答之,其要文云:  “今此《观经》中,十声称佛,即有十愿十行具足;云何具足?言南无者,即是归命,亦是发愿回向之义,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4645945.html
  • 观世音经考

    观经   首先查证《观世音观经》,根据现存最早之经录《出三 藏记集》 (亦称僧祐录 )(445-518) (注 2)卷二: “观弥勒菩萨生兜率天经一卷,观世音观经一卷, 禅要秘密治病经二卷,佛母般泥洹经一卷。右四部 ,凡五卷,宋孝武帝时,伪河西王从弟沮渠安阳侯 ...

    释道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0046674.html
  • 念佛禅--一种思想史的读解

    沉厚不言”[注29],而且两传同时记载远公于定中观见弥陀的种种胜妙境相。这一说法,在《祐录》、《高僧传》及慧远的早期碑铭中都未见载,很可能是《观经》流行以后,净土、台宗一系学人的添加,不值得相信。从现存...直接提出“念佛三昧”,并重于观想禅定念佛的要典--《观经》,在宋元嘉年间即已由疆良耶舍译出,且道信的“入道方便”中也引述到《观经》中的文句,为什么不以此经为行门的方便,而偏偏用到《文殊般若经》呢?这一点...

    龚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54359492.html
  • 略述净土宗大意

    法门要凭自力断惑证真,惟有净土法门可仗佛力往生西方。故称通途法门为自力法门,称净土法门为他力法门。但并非是绝对的自力,或绝对的他力。)   3、声闻、菩萨二藏,渐、顿二教善导大师在《观经四帖》里说,...菩提心   所谓菩提心者,无量寿愿王所由建立,亦尽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从中出。是以《大经》三辈,《观经》上品,俱以发菩提心为本。所谓的菩提,即是佛果之名;所谓的心,乃是众生能求之心。两者合起来,梵语...

    昌莲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390882496.html
  • 净土宗教程第七编

    中下三辈,辈各有三,则为九;是则《观经》中之九品,九品各含九,则为八十一。如是辗转推演,实是无量。本章拟就三个问题:三辈九品的关系与种性,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,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,加以讨论。  第一节 三辈九品的关系与种性  一、三辈与九品的关系  关于《无量寿经》的三辈往生与《观经》的九品往生的同异问题,古来净 宗大德有两种不同的观点。(1)认为三辈与九品正相配合,只是开合不同,持此 观点的有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1860593.html
  • 正信偈真髓·正信偈讲赞(1)

    建立”的法门,这些法门皆属于善导大师和法然上人所弘扬的“观经法门”。观经法门所讲的“念佛往生”,是“念佛”的当下即是“信心”,“信心”即是“念佛”。而净土真宗所讲的法门,是开第十八愿为五愿(十一愿、...念佛即可往生”。又《正信偈》因随顺祖师观经法门即“念佛往生”的教义,故言“极重恶人唯称佛”。又《叹异钞》第二章的“亲鸾唯是念佛让弥陀救助”一文,亦是属于观经法门。   “信”和“行”,即信心和念佛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62261812.html
  • 圆慈法师:净土宗师二祖善导大师

    无量寿佛经疏》,又叫《观经四帖疏》1,此疏主要陈述净土法门的教相教义。此疏在八世纪时传入日本,流传甚广,后来日本高僧法然(即源空),即依它创立了日本净土宗,并尊善导为高祖。   古来关于弥陀的净土问题...;立信者,决定深信弥陀、释迦以及诸佛所说,即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摄受众生,深信其为极乐本师。释迦佛说观经赞叹弥陀净土,深信其为娑婆之教主,深信十方沙诸佛证劝一切凡夫决定往生。就“行&...

    圆慈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0749328.html